4月5日北京大學劉曙光教授為我們學院教師開展一場有關學術論文寫作方向的線上講座,劉教授對期刊建設與發展有很深的經驗,在這個方面發表了數十篇論文,如剛發表的《辯證看待學術期刊在“三大體系”建設中的引領作用》、《關于人文社科期刊導向管理的若幹思考》等有關理論研究,更令人敬佩的是,他還是個有思想的學者。
劉教授從學術論文寫作的難與易入手,談到學術論文對教師而言是必須和必要的,學術論文是公示性質的最高規格的文體形式,接着,劉教授在論文寫作的内容與方法上進行詳細的指導。
他提出要打破學術自循環,交叉學科研究是新文科的基本發展方向,他舉了光緒帝之死的例子,講到從不同領域不同學科去看待和研究,會得到不一樣的答案。學術論文寫作要防止出現形式上的“看上去很美”的“學術體操”,而内容空洞無物,好的學術論文要豹頭、熊腰、鳳尾。學術論文題目很關鍵。題目是論文的眼,眼睛要有靈氣,不能看上去死闆。關于投稿,投稿要有技巧,他從編輯的視角分享了如何更好的投稿。關于選題。選題一定要有問題意識,做一個“有問題”的老師。如何選題,劉教授也給了我們三個很好的方法指導。選題不能隻有範圍,不僅要有範圍,還要有問題,一定要知道如何尋找和發現問題。
在學術研究方法如何創新的問題上,劉教授從四個層面對學術研究創新進行了詳盡的分析,他舉了很多例子,所以,有理論,有現實,有啟發,很有深度,一目了然,深與淺,專業深度通俗結合的很好。
最後談到了論文署名的規範性、論文摘要的寫作要點和常見問題、關鍵詞怎麼寫?甚至參考文獻怎麼寫等,可以說對學術論文寫作進行了全面、系統、深入的解析與指導。
這是非常難得的一場學術盛宴,學院老師們在講座完後,與劉老師又進行了深入地交流,我們期待劉教授在疫情結束後來校親自指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