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7—18日,一場别開生面的專題研讨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專題研讨會暨集體備課會——在太阳成集团院百熙樓228會議室隆重舉行。本次會議由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主辦,張家界航空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長沙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和長沙南方職業學院思政課部協辦。太阳成集团院黨委書記羅成翼教授、太阳成集团院紀委書記李昱教授、湖南日報奉清清主任;湘潭大學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院長顔佳華教授、中南大學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院長王翔教授、長沙理工大學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黨委書記陳萬球教授和我校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以及對口協作的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思政課教師出席會議開幕式。
開幕式由副校長周發明主持,校黨委書記羅成翼書記緻歡迎辭,并簡要介紹了湖南第一師範深厚的曆史底蘊和紅色文化辦學特色、學校在新時代的重要曆史使命和當前正凝心聚力謀發展、砥砺奮進譜新篇的發展規劃。



研讨會上,專家們紛紛從高校思政教學新技能、新理念、新思維、新方法等各個層面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與教學經驗。首先,顔佳華教授充分發揮自己多年的學術積累與特長,從“人工智能時代悄然來臨、内在邏輯、基本原則、目标樣式、角力支撐、實現策略”等6個方面娓娓道來,充分闡釋了“人工智能驅動的高校思政課教學模式創新”。王翔教授的報告“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維方法論”圍繞習近平總書記的戰略思維、系統思維、辯證思維、法治思維、曆史思維、創新思維與底線思維等七大思維,高屋建瓴而又深入淺出地進行了全面系統地論證。陳萬球教授的報告“人工智能的政治意蘊”則創造性地探讨了“人工智能革命本性及表征、人工智能時代的國家政治、人工智能時代的個人政治、人工智能時代的國際政治、智能主義政治危機及應對”等五個方面的内容。三位教授學術造詣深厚,報告均緊密聚焦于新時代思政教學的深層次問題,視角獨到,立意高遠,思想深邃,論證深刻,方法新穎,教研結合,是真正名副其實的學術盛宴,大家聽後頓覺耳目一新,豁然開朗。




下午,湖南師範大學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丁峰博士的報告緊密結合“德法課”教材的章節内容、不同版本教材修訂的細節差别等詳細分析了如何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德法課”,整個報告既充滿激情,溫情和深情,也彰顯了丁峰博士建立在充分精通教材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深厚理論功底上的自信與自豪。湖南大學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曾蘭博士的“問題鍊教學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運用——以德法課為例”則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地運用豐富的經典案例從“為何運用問題鍊”“問題從何而來”“問題如何成鍊”三個方面很好地诠釋了報告主旨。報告體現了曾蘭博士強烈的問題意識、深厚的理論素養和娴熟的教學技巧。兩位博士的講座融會貫通,收放自如,既有理論高度,又有很強的實踐指導意義。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陳輝吾博士從高度重視新時代青年的重要作用使命、為新時代青年成才指明方向路徑、不斷開創青年工作新局面等不同視角探讨了“習近平新時代青年成才觀”。陳輝吾博士知識淵博,視野開闊,報告内容豐富,學理性很強,是一場值得咀嚼與回味的學術思想大餐。


9月18日上午,南華大學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院長黃秋生教授的“中國之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緊跟時代前沿動态,運用鮮活典型案例,從中國之治的時代之境、中國之治的成功之匙、中國之治的當下之思等三大方面,為大家深度解碼“中國之治”的制度優勢,報告内容豐富詳實,論證有理有據,語言風趣幽默,在輕松愉悅中啟發了老師們如何去引導學生堅定制度自信。湖南第一師範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院長陳明教授在報告“‘兩個結合’:中國共産黨理論創新的新境界”中,以聊天談心、春風化雨的方式主要從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視角剖析了中國共産黨理論創新的新境界。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李冰博士通過運用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來闡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以學術講政治的方式從全面從嚴治黨的三重根據、全面從嚴治黨是一場偉大的自我革命、新時代黨的建設面臨的新形勢、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等5個方面對“全面從嚴治黨”進行了全面深入的理論闡釋與論證。下午,參觀毛澤東與第一師範紀念館,鄒磊老師進行現場教學。與會人員表示一定要真正做到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讓紅色基因成為高校立德樹人工作中的鮮紅底色。




兩天精彩紛呈的報告分享與現場教學,幹貨滿滿。專家學者們淵博的學識、深邃的思想、先進的理念、科學的方法使與會者獲益良多。專家們嚴謹的治學态度、刻苦的鑽研精神、強烈的創新意識、神聖的職業使命感,無不使與會者油然而生一種教育者的緊迫感、使命感和責任感。與會老師們表示,一定要走出教學困局,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完善知識結構,掌握教學技能,全面提高教研水平。
(撰稿人:楊秀雲 審核人:阮東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