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我院教師黨員的黨性教育,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進一步推動我院分工會紅色文化生活,6月22日到23日,我院組織教師黨員赴李淑一珍藏館、安化一中、安化黑茶博物館等地開展“黨建帶工建”主題活動。
6月22日上午,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教師在院黨委書記、分工會主席阮東彪帶領下,到達望城區白箬鋪鎮淑一村的李淑一珍藏館。淑一村前黨支部書記李哪非常熱情為我院教師講解李淑一的故事。淑一珍藏館分為“同學少年·風華正茂”“三湘靈秀·革命先驅”“蝶戀情深·傳送國門”等五個篇章,大量的手稿和舊物極為生動地訴說着毛澤東、楊開慧、柳直荀、李淑一四人之間的革命情誼。李淑一出生書香門第,系近代教育家、曆史學家、古典文學家、梁啟超秘書兼摯友、毛澤東授業恩師——李肖聃先生之長女,既是楊開慧的好朋友,也是革命烈士柳直荀的妻子,在丈夫犧牲後為其守寡幾十年,一生十分坎坷,但是即使這樣,李淑一仍将自己的大半輩子奉獻給教育事業,其精神令人感動。毛澤東在與其書信中寫下千古佳作《蝶戀花·答李淑一》贈詞與她,又稱她“撫孤成立,艱苦備嘗,極為佩慰”。
在講解過程中,李哪為教師黨員生動講解了毛澤東給李淑一的四封信件,特别提到了李淑一的《菩薩蠻·驚夢》和毛澤東的《蝶戀花·答李淑一》這兩首詩歌。在讀到“我失驕楊,君失柳”這一句時,李哪向我們強調了用“驕楊”而不用“嬌楊”的故事,并用方言還原了當時毛澤東當時對“驕楊”的使用考量,極為生動,仿若曆史再現,讓教師黨員們對這段曆史産生了更濃的興趣和更深的敬意。很多教師紛紛表示要向李哪學習思政課教學講述的方式方法,同時也牢記李淑一的故事,努力培養學生成為堪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下午,我院教師到達安化一中,共同開展“重走主席遊學路 聯學共建謀發展”主題黨日活動。安化一中副書記副校長李遠喜、團委書記周吉龍、德育主任程文倡等人的陪同下,參觀文廟和毛澤東遊學館,随後與我院教師舉行座談會深入交流。我院黨委書記阮東彪、副院長王竹苗、教師代表賀漢魂在座談會上作了主旨發言。安化一中地處梅山文化發祥地梅城鎮,學校前身為1692年創辦的中梅書院。梅城文武廟古建築群位于安化一中校園内,也是毛澤東遊學社會調查留宿地。1917年暑假,毛澤東第一次以“遊學”方式到安化開展社會調查,深入了解安化曆史文化、風土人情,廣泛接觸各界人民群衆,增進了對苦難中國社會的了解,增強了救國救民的決心和信心。1925年夏,他再次到安化考察,指導黨團組織發展、農民協會創建,在安化大地播撒下革命的火種。在座談會上,大家都認可太阳成集团院與安化一中在文脈、血脈、命運共同體上具有相通相融之處。
23日上午,我院教師前往安化黑茶博物館進行參觀學習。博物館一樓以《神韻安化》為主題,展示安化山水風光、古道廊橋、英傑人物;二樓以《黑茶飄香》為主題,分七個部分展示安化黑茶的發展曆史和黑茶文化;三樓以《歲月留痕——安化匾額碑刻文物陳列展》為主題,展示安化的人文曆史。參觀過程中,教師們被安化黑茶悠久的曆史和深厚的文化深深吸引和震撼。随後教師們又前往湖南華萊萬隆黑茶産業園參觀黑茶文化和制作流程。在華萊中華茶文化館中,我院教師學習茶文化的起源、發展、演變、種植和制作工藝以及折射出的茶文化,探知茶與經濟發展的脈絡,同時也了解到世界各國的茶文化風俗,配以茶歌、茶詩、茶畫,從茶的自然屬性和人文屬性,領悟到中國茶文化高雅、深邃的精神本質。安化縣産茶曆史悠久,當地茶葉早在明朝時就已成為“貢茶”。近年來,通過工藝創新、品牌創新和渠道創新,黑茶産業已成為安化的支柱産業,獲得生态産茶、黑茶産量、茶葉稅收、科技創新4個全國第一,演繹了“一片葉子成就一個産業、富裕一方百姓”的傳奇。
在“黨建帶工建”實地研學結束之際,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教師在深入李淑一珍藏館和安化黑茶企業等地參加黨史學習教育實地研學和鄉村振興企業實地參觀活動,紛紛為安化這片紅色熱土取得的矚目成績感到驕傲和自豪,大家都汲取了繼續奮鬥的力量,今後必将以飽滿的政治熱情、良好的精神狀态和紮實的工作作風投入到教學和科研工作中去。
(一審:劉永紅;二審:胡英;三審:阮東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