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會責任感,2024年9月23日晚,學院邀請北京外國語大學路小可教授在玉衡南101報告廳作題為《中國夢與當代中國學子》的主題講座。院黨委書記阮東彪、黨委副書記胡英、副院長胡慧娥、分團委書記劉豔霓出席,全體2024級學生參加。
講座伊始,阮東彪書記首先緻辭,對路小可教授的到來表示誠摯的感謝和熱烈的歡迎。
随後,路教授從振興中華、中國夢、青年學子三個方面為同學們構建了一幅宏大的“中國夢”畫卷。他以“振興中華”為導入,通過“三個精妙問題”——“振華中華”口号的提出背景、1964年10月16日的曆史瞬間、個人與國家命運的深刻聯系串聯起曆史的長河與現實的脈動。從孫中山的“振興中華”到楊振甯的科學貢獻,再到黃大年的家國情懷,路教授生動诠釋了個人夢想與國家命運的交融,強調“強國先強己”的曆史啟示。接着,路教授以時間的縱深為線索,引領同學們穿梭于曆史的長廊。從“世博夢”的圓夢曆程到中國百年追夢的榮光與坎坷,從“西化夢”的探索到中國道路的堅定選擇,再到習總書記對“中國夢”的深刻解讀,一幅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壯麗畫卷緩緩展開。講座尾聲,路教授引用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和“行百裡者半九十”的古訓,激勵青年學子勇擔時代使命,堅定文化自信,以奮鬥書寫青春華章,為實現“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
最後,胡慧娥院長總結發言,她對路教授的講座給予了高度評價,同時對24級新生寄予厚望,期望同學們立報國強國大志向,掌握科學學習方法,争做新時代大先生。
講座在同學們的掌聲中結束,這場充滿思想與情感交融的講座不僅是一次學術的盛宴,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未來,馬院學子将牢記總書記的囑托,不負時代與曆史的雙重期望,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共同繪就中國夢的壯麗篇章。


(撰稿人:阙秀萍 朱玲瑤 一審:劉豔霓 二審:胡英 三審:阮東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