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30 号晚7時30分,由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主辦,鄧名瑛教授主講的解讀《中庸》線上專題講座正式開講。歐陽斐書記、謝素科副書記、付淑敏主任出席本次講座。本次講座由歐陽斐書記主持。
鄧名瑛教授,湖南師範大學道德文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南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系主任,教育部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湖南師範大學道德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出版多部著作,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
本次講座主題為:“敬畏與慎獨—《中庸》首、次章解讀”,鄧名瑛教授首先對《中庸》這部著作進行了概括和介紹,然後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多個例子逐句對《中庸》首、次章的主體思想進行了深入的解讀,總結出了“人是四位一體的”、“慎獨”、“敬畏”的思想,啟發學生們的思考。
講座主要内容可分為兩個重要部分展開。講座前半部分,鄧名瑛教授從多個維度對“天命”解讀,講述了“天”與人的關聯,以“人餓了吃飯”為例,依次生動形象地講述天是怎樣賦予人“自然”、“義理”—“敬畏“、“宗教”、“境界”—“審美”四種屬性的,從而概括出了“人是四位一體的存在”這一主要中心思想,再通過對“性”、“道”、“教”三個主體更加深入的對中心思想進行講解。得到“隻有四位統一的人才是完整的人”這一啟示。
講座後半部分,鄧名瑛教授重點對“敬畏”、“慎獨”兩詞進行了講解。通過死囚之死和康德的兩本著作的例子,使同學們明白“正是社會法律規範不可能完美,才需要有敬畏之心,自覺遵守。”對于“慎獨”,鄧教授聯系生活實際,剖析生活中的不文明現象,從我們身邊細微又常見之處着手,得出人們因為缺乏内在和外在兩種力無法遵守社會公德,又舉了“公用地悲劇”來闡明人的内在動力“慎獨”是根本原因。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時至今日仍閃耀着時代光芒,是不朽的璀璨明珠,無論何時對人的思想方法都有指導作用。堅信通過此次精彩的講座,同學們充分感受到了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對“人”以及“人如何生活”有了進一步的思考和感悟,受益匪淺。(黃媛 祝詩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