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日下午,由湖南省社會科學院《求索》雜志社、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聯合主辦的首屆“新時代·新時代”青年論壇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組分組讨論在一師特立樓北二樓204室舉行。本組研讨會由《求索》雜志社責編、湖南省社科院馬研所副所長馬純紅研究員主持,來自全國各高校和學術機構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暢談“學科範式與話語體系創新學術”的研究成果。我校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青年教師譚彩霞在題為《兩個“曆史決議”對思想建黨的探索及其影響》的報告中,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為基本線索,從黨的思想建設科學發展的曆史大邏輯出發,探讨了兩個“曆史決議”的價值和影響,提出對兩個“曆史決議”的研究要從文本走向時代。
浙江大學的包大為教授在題為《文本和現實的雙重挑戰: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的研究範式的界定》的報告中,對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的學術史進行梳理,提出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觀點,也是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研究秉承的基本研究方法。清華大學的田橋博士在題為《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體系的建構與演進》的報告中,從話語建構的場域、話語生成的空間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如何向外傳播等角度探讨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體系建構的曆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發展邏輯。北京理工大學的李永進在題為《以跨學科研究構建馬克思主義理論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的報告中,對“跨學科”、“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等三個核心概念進行了界定,探讨了以跨學科研究構建馬克思主義理論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湘潭大學的張今傑在題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構建方法論》的報告中探讨了構建話語體系對學科建設的重要性,提出話語體系建構要立足實踐、回應問題、繼承傳統。湖南省委黨校的楊振聞在題為《“兩論”與話語權建構》的報告中,從話語權争奪與“兩論”寫作、話語權構建與“兩論”主題、話語權再造與當代價值等方面進行了深刻闡述,提出話語權建構要面對新時代、立足新實踐,回應新矛盾。廣東工業大學的周兵在題為《新時代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創新》的報告中,提出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創新要從人物研究走向問題研究,重視科學社會主義的實踐。中國人民大學的歐陽奇在題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話語體系建構的三重維度》的報告中,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研究要凸顯本土特色,凸顯本土特色要有曆史的底蘊和關注現象,處理好研究與宣傳的關系。武漢大學的趙士發教授在題為《馬克思主義符号學與話語體系建構的方法論》的報告中,對馬克思主義符号學的研究對象、前沿性問題以及馬克思主義符号學與西方形形色色符号學的區别進行了系統闡述,提出話語體系的建構要實現學術與政治的統一,不能人為的割裂。
最後,《思想理論教育導刊》的代紅凱針對各發言人的報告作出精彩點評,從四個層面對分論壇的主題進行了很好的诠釋,為深化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提出意見和建議,視野開闊、分析透徹、意境深遠、具有很強的思想性、針對性、前瞻性。
(新聞撰稿人:譚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