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8日,《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常務副主編劉曙光教授莅臨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圍繞教師如何更好開展教學與科研工作,在百熙樓1010會議室做了一場精彩的學術報告。校黨委書記羅成翼、副校長曹興和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相關負責人、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師生代表參加了會議,會議由羅成翼主持。
劉教授提出,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是重點建設學院,要求“在馬信馬,在馬研馬”,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是重點建設的學科,是最能彰顯中國特色的學科,研究者要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學術導向、價值取向;在教材選取、課堂講授方面,要站在人民的立場進行學業的闡釋與學術的表達,保持政治标準與學術标準的統一。思政課如何将政治語言轉化為學術語言,并且轉化為大衆的語言,是任課教師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劉教授認為,對馬克思主義的研究,要有所發現、有所創造,要進行學術創新,來構建具有凝聚力的主流意識形态,為國家、民族發揮培根鑄魂的作用。另外,要打破學術壁壘。馬克思主義要與中國哲學、西方哲學進行對話與融合,善用學術共同體的形式,用中國的事實來創造中國的概念,用中國文化來概括反映中國的社會事實;然後是通融概念,用以中國的事實為基礎來融通西方的文化、結構的相通之處,來形成自己的概念;再者是拓展國際學術界的已有概念和理論,加大國際交流力度。劉教授指出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幾個重要特點,要強調政治方向,彰顯中國特色,凸顯中國特色,突出服務社會。
羅成翼總結時指出,劉教授的學術報告觀點鮮明、内容新穎。要用學術語言闡釋政治問題,把馬克思主義的思想精髓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特質融會貫通起來,加強學術共同體建設,實現學科交叉。
最後,羅書記勉勵在場的同學們,要樹立遠大志向,将個人理想融入到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偉業中去;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的教師要盡快形成學術團隊,将個人特色融入到學術共同體來。
會後,與會師生就教學、科研和學習的相關問題繼續請教劉教授,大家表示,本次學術報告,吹來學術新風,含金量高,幹貨滿滿,收獲良多。

(撰稿人:劉暢立 審核人:阮東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