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周靖浩 王瑜)4月11日晚7點,我院舉辦本學期第一場三新四信論壇線上學術講座。本次講座特邀西南财經大學社會發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潘斌為我院學生做題為《中華傳統禮儀文明及其現代價值》的主題講座。本次講座由學院黨委副書記胡英主持。
潘教授一直緻力于中國禮俗、民俗文獻研究,獨立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4項,教育部項目1項,出版個人專著4部,其中《宋代“三禮”诠釋研究》一書被人民出版社評為2018年度十大優秀學術著作,主編著作4部,其中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傳統文化概論》是全國通用教材,在境内外刊物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
潘斌教授首先向我們介紹了“禮”的概念、起源、發展,古代禮儀文明與中國古代社會的關系,禮在中國古代社會秩序建構中的重要作用。我們國家一直以來都有禮儀之邦之稱,正所謂有禮儀之大謂之夏。禮儀是人們約定俗成的對人、對己、對大自然表示尊重、敬畏和祈求等思想意識的各種慣用形式和行為規範。明禮在中國古代社會建構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古代這個“禮”就是契約,也是制約。任何人超出了禮,便是無道。随後,潘教授以具體的禮儀為例,介紹古代的冠禮、婚禮、喪禮、祭禮、鄉禮的内涵。最後闡述了古禮的現代價值,比如冠禮對于今天青少年教育的參考價值以及古代喪禮、祭禮對于今天移風易俗的啟示。
中華傳統禮儀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寶庫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通過此次講座,同學們不僅領略了中華傳統禮儀文明的魅力與風采,也提升了中華傳統文化素養和禮儀素養。(指導老師:胡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