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

通知公告
首頁 正文
關于組織申報2024年國家社科基金文化遺産保護傳承研究專項的通知

來源:   發布日期:2024-05-24  點擊:

各部門、各單位:

2024年國家社科基金文化遺産保護傳承研究專項申報工作正式開始,現将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引領,貫徹落實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文化遺産保護傳承座談會工作部署,堅持研究與保護貫通、為傳承服務的原則,着力加強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遺産保護傳承重要論述的研究闡釋,深化文化遺産多重價值研究闡釋,加強文化遺産保護傳承工作體制機制建設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研究,推出一批具有較高質量和較大影響的研究成果,加快構建中國特色文明研究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二、課題指南

1.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遺産保護傳承重要論述研究

2.中國共産黨文化遺産保護觀研究

3.新中國成立以來文化遺産保護曆史經驗研究

4.新時代文化遺産事業曆史性成就和曆史性變革研究

5.“兩個結合”與全面加強文化遺産保護傳承研究

6.正确處理文化遺産保護與利用、發展、開放重要關系研究

7.以時代精神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生命力研究

8.以人民為中心推動文化遺産保護傳承高質量發展研究

9.完善文化遺産保護管理體制研究

10.文化遺産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研究

11.大保護格局下構建中國特色文化遺産體系研究

12.建立健全文化遺産保護領域财稅支持政策研究

13.文化遺産保護利用的土地需求與供給保障研究

14.完善和發展我國文化遺産保護法律體系研究

15.建立健全文化遺産督察制度研究

16.深化流失文物追索領域國際法治合作研究

17.公衆參與文化遺産保護機制與路徑研究

18.社會組織參與文化遺産保護機制與路徑研究

19.社會資本參與文化遺産保護的體制機制研究

20.數字化賦能文化遺産保護的方法與路徑研究

21.文化遺産保護傳承中的前沿科技應用研究

22.新舊雜陳的曆史街區、古村古鎮保護經驗研究

23.國家文化公園曆史文化價值闡釋與開發研究

24.文化遺産保護傳承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

25.文化遺産賦能經濟社會發展的機制和路徑研究

26.文化遺産保護人才隊伍建設研究

27.博物館藏品管理與研究數字化趨勢及應用

28.文化遺産學學科體系建設研究

29.構建全球文明對話合作網絡研究

30.世界文化大國文化遺産保護傳承經驗借鑒研究

31.以文化遺産推動文明對話的國際經驗與中國實踐研究

三、資助額度

2024年文化遺産保護傳承研究專項參照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資助标準,每項資助60—80萬元,立項後參照重大項目管理。申請人須按照《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管理辦法》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資金管理辦法》要求,根據實際需要編制科學合理的經費預算。

四、申報條件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遵守國家社科基金各項管理規定;在文化遺産保護傳承研究領域具有深厚的學術造詣和豐富的科研經驗,社會責任感強,品行端正,學風優良;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稱或廳局級(含)以上領導職務,能夠承擔實質性研究工作并擔負科研組織指導職責。

2.具有在長期合作基礎上形成的穩定研究隊伍,研究團隊成員應當具有高級職稱或博士學位,專業結構和年齡結構較為合理,有足夠的時間精力投入課題研究。

3.申請人所在單位須設有科研管理部門,能夠提供開展研究的必要條件并承諾信譽保證。以兼職人員身份從所兼職單位申報本研究專項的,兼職單位須審核兼職人員正式聘用關系的真實性,切實承擔項目管理職責并承諾信譽保證。

4.在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大項目及其他國家級重大科研項目、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的負責人,不能參與本次申報。

五、申報要求

1.申請人須按照課題指南規定的選題申報,原則上不能修改選題表述,如确有需要可進行适當微調,但不得大幅壓縮或改變研究内容,自選課題不予受理。申請人須按照《2024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文化遺産保護傳承研究專項申請書》(2024年5月制)規定的内容和要求填寫申報材料。要突出課題論證設計部分,重點介紹總體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課題研究思路、研究重點和創新之處,簡要介紹研究綜述、子課題負責人情況等内容,課題設計論證字數不超過4萬字。

2.課題設計要着眼服務國家需求,樹立目标導向,增強問題意識,突出研究重點,不宜過于寬泛,避免大而全,着力解決文化遺産保護傳承工作面臨的實際問題,子課題數量一般不超過5個。每個子課題隻能确定一名負責人。

3.申請人須提交3篇與申報選題研究領域相關的代表性成果(論文或專著),作為評審立項的重要參考。

4.申請人要熟知國内外相關領域研究前沿動态,具備紮實的研究基礎和豐富的相關前期研究成果。除必要的學術史梳理或綜述外,應着重闡明本課題設計相對于已有研究的獨到學術價值、應用價值和社會意義。

5.申請人要樹立鮮明的問題導向和創新意識,在框架設計、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基本觀點、研究方法等方面,體現創新的學術思想、獨到的學術見解和可能取得的突破。要注重采取多學科研究方法和組建跨學科研究團隊。發揮研究專項在科研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

6.項目完成時間根據研究工作的實際需要确定,一般應在3-5年完成。

六、申報工作具體時間安排及要求

1.網絡申報系統于7月20日至7月30日17時開放,在此期間申請人可在國家社科基金科研創新服務管理平台(https://xm.npopss-cn.gov.cn), 以實名信息注冊賬号後登錄系統,并按規定要求填寫申報信息(已有賬号者無需再次注冊)。逾期系統自動關閉,不再受理申報。

2.校内截止時間:2024年7月26日

聯 系 人:譚業

聯系電話:0731-88228186

聯系郵箱:kyc@hnfnu.edu.cn

附件(鍊接):http://www.nopss.gov.cn/n1/2024/0524/c431029-40242767.html

科研處

2024年5月24日

Copyright © 中国·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2020 版權所有 by LLC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楓林三路1015号     郵編:410205    聯系電話:0731-88228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