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實施“館課一體化”移動思政課教學改革,以“紅色場館+”為載體,打造多措并舉的立體育人格局,變訓話為引領,變說教為熏陶,變灌輸為涵養,變被動為主動,着力提升思政課的親和力。7月28日-8月2日,我院“毛概”課程負責人阮東彪帶領教研室老師們走出校門,來到西安,積極開展移動思政課教研活動。
老師們在西安參觀交大西遷博物館、西安事變紀念館、八路軍駐西安辦事處等紅色場館,接受紅色教育,思考紅色場館内容如何融入“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
交大西遷博物館重點傳播了科學家精神和西遷精神,都是中國共産黨精神譜系的中重要内容。西遷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精髓是聽黨指揮跟黨走,與黨和國家、與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具有深刻現實意義和曆史意義。老師們認為,這裡的紅色文化可以結合“毛概”第四章“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論成果”來講好思政課。西安事變紀念館呈現了西安事變的真相,我們感慨張學良、楊虎城的愛國情懷。老師們認為,革命勝利的三大法寶之一的“統一戰線”理論可以結合這個曆史故事來講活思政課。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的革命戰士為了人民解放,冒着生命危險幹革命,令人敬仰。老師們研讨後認為,辦事處的故事可以融入“毛概”第二章“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來講新思政課。
老師們還就參觀紅色場館與講好思政課之間的關系、如何充分用好紅色資源講好思政課等方面進行深入探讨。大家認為,到紅色場館參觀學習,探讨“毛概”課“館課一體化”移動思政課教學,創新實踐教學模式,對于提高思政課針對性、親和力具有重要意義。
(一審:劉永紅;二審:王竹苗;三審: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