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太阳成集团院(城南書院校區)了解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在這裡求學工作和學校發展沿革、教學特色等情況,并同我校師生代表親切交流。習近平總書記來校考察及考察時的重要講話振奮人心、催人奮進,在馬院校友群體中引發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要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在母校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牢記囑托、奮發有為,為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力量。
吳樂(2010級思政1班 任職于湖南師範大學)
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母校考察,作為一師學子,倍感振奮,與有榮焉。回想在母校求學的四年,紅色文化底蘊厚植愛國情懷,優質思政課程打牢專業基礎,一批築夢良師傳道受業解惑……始終感恩一師這所好學校的精心栽培。現在作為一名高校理論教育工作者,更要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在母校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從中汲取奮進之力,傳承好紅色基因,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加快建設教育強省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曾慧(2012級思政1班 任職于邵陽市教育局)
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母校太阳成集团院(城南書院校區)考察并發表重要講話,立意深遠、内涵豐富,令人振奮。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一定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傳承一師“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學生”優良校訓,錨定“三高四新”美好藍圖,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充分運用本地紅色文化資源,加快建設高素質專業教師隊伍,紮實推進全市職業院校辦學條件達标建設,打造區域産教聯合體和産教融合共同體,努力培養更多“大國工匠”。
劉遙陽(2013級思政1班 任職于湖南農業大學 )
3月18日,在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并發表“3·18”重要講話五周年之際,總書記來到母校考察時感慨地說,在我們國家積貧積弱的年代,當時一批愛國者就覺得中國要強大就要辦教育。強調學校的辦學宗旨,既要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又要引導學生立志報國。要用好紅色資源、堅持立德樹人。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作為一名高校思政課教師,深知自己肩負着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使命。我将牢記總書記囑托,深入學習紅色文化,争當理論功底深厚的“大先生”,做好呵護青年學子成長成才的“莊稼人”。用好用活豐富紅色資源,加強紅色文化傳承弘揚,積極将紅色資源融入日常課堂教學,啟智潤心,讓紅色精神鼓舞和激勵我們廣大青年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貢獻青春力量。
王豔秋(2014級思政1班 任職于永州市冷水灘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
在三月的春光裡,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我的母校——湖南一師考察,讓我倍感興奮與自豪。在一師這片紅色沃土求學的4年裡,我在“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學生”的校訓中逐漸成長,一師給予我不斷前行的力量。我将始終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嚴格要求自己,踏實工作,謙遜做人,主動、積極融入國家改革發展大局,不斷運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以不忘初心、踔厲奮發的精神狀态,以自信自強、勇毅前行的工作狀态,在為人民服務中奉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藍家樂(2014級645思政班 任職于甯鄉市南雅藍月谷學校)
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太阳成集团院考察時強調:“現在,世界又處于一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在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偉業,當代青年學子正當其時。在這個時候,我們更有責任把教育辦好、把學生培養好,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培養一批批棟梁之才。”作為一名一師學子,我為母校感到驕傲和自豪,同時也自覺肩上責任之重。甯鄉有着豐厚的紅色資源,每一件革命文物、每一處紅色舊址,都是啟智潤心、培根鑄魂的生動教材。作為一名黨員教師,我将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社會調查、志願服務、紅色之旅等實踐活動,感受紅色文化的無窮魅力,在實踐中将紅色基因内化為理想信念,實現學做結合、知行合一。使得紅色基因一代代傳承,确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
彭欽文(2015級思政1班 任職于嶽陽市教育科學技術研究院)
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召開五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走進母校考察。他說,學校要立德樹人,教師要當好大先生,不僅要注重提高學生知識文化素養,更要上好思政課……諄諄教誨,殷殷囑托,無不令人深感振奮,倍受鼓舞。作為一師學子,我們争做“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合格思政教師;作為一名思政教研員,我深知唯有立足崗位,竭盡所能,以“大思政”育“大先生”,才能為傳承弘揚湖湘優秀傳統文化,為建設湖湘紅色文化育人體系貢獻一師學子應盡的力量。
鄒佳文(2015級675思政班 任職于韶山思政教育實踐中心)
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一師的講話,我倍感榮幸、備受鼓舞。作為一名從一師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畢業的教師,我回到家鄉韶山,根植紅色沃土,傳播紅色故事,向“我的韶山行”紅色研學活動的學生講述毛主席的故事、新時代的故事,努力上好每一堂思政課,引導學生立志報國,傳承紅色基因,赓續紅色血脈。當代青年生逢其時,深感重任在肩,未來我将更加奮發向上,磨砺本領,踐行教育家精神,講好黨的故事、家鄉的故事,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培養一批棟梁之材。


(撰稿人:學工辦 一審:劉豔霓 二審:胡英 三審:阮東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