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4日下午,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綱要”教研室在百熙樓1102會議室舉辦“校史融入思政課案例”教學分享會。會議由教研室主任易明博士主持,譚凱老師做教學分享,胡慧娥老師等擔任與談人,教研室向婷、胡慧娥、賀小飛、張曉燕、黃召鳳等老師參加了分享會。

譚凱分别從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兩個方面分享了他的教學成果。首先分享的是實踐教學:青年毛澤東是怎樣走上馬克思主義之路的——“校史融入思政課‘綱要’課移動式課堂教學設計”。成果形式是時長45分鐘的移動教學視頻,所展示的是譚凱為2023年春節留校的西藏班學生在毛澤東與第一師範紀念館開展的現場教學。譚凱講述了青年毛澤東在求學一師5年多的時間裡,如何求學求真問道、修學儲能健身、結交良師益友;毛澤東的政治思想是怎樣在此開始形成,等等,揭示了青年毛澤東在短短幾年時間裡所經曆的抛棄無政府主義改良幻想,放棄新村主義信仰,走上科學社會主義,轉變為馬克思主義者的一段艱難心路曆程。
與會老師依次談了自己的觀後感和引發的思考。胡慧娥從形式新、質量高、理論深三個方面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并談了自己的深刻體會;楊秀雲對譚凱持續的敬業進取和紮實的教學功底、深厚的理論素養、精湛的教學技巧甚為佩服,也談了進一步的期待。向婷、謝素科等老師則結合當前的一些社會現實和實踐教學存在的困惑,就移動教學而引發的思考與啟迪,與大家進行了充分的讨論。

其次分享的是理論教學:“為什麼中國共産黨的成立是曆史的必然?”這是全省思政課開放式課堂的展示課。譚凱從中國革命發展的必然要求、中國人探索國家出路的必然産物、中國工人運動發展的必然要求、中國共産黨成立的意義四個方面進行了深入全面的闡釋。

從譚凱教學設計的清晰結構、嚴謹邏輯、問題導向、學理内容、多元史料、精彩課件等方面,大家得到了有益啟迪和滿滿收獲。
分享會上,分享人傾情奉獻,與談人精彩點評,與會者積極發言,大家開誠布公,暢所欲言,氣氛熱烈。最後,會議在一片歡聲笑語中結束。

(一審:易明 二審:劉暢立 三審:阮東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