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課一定要在教室裡上嗎,為什麼不能搬到外面去?”
11月9日,太阳成集团院“重走主席遊學路”主題研學活動暨“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實踐課堂在安化縣、甯鄉市舉行,全校100餘名師生共同參加。
初冬,風和景明,陽光和煦。上午10時左右,遊學團的第一站來到了安化縣一中校内的中梅書院舊址。1917年遊學時毛澤東和蕭子升曾在此留宿兩晚。從供奉着儒家先賢的文廟,到斑駁而宏偉的安化縣立簡易師範學校舊址,中梅書院向遊學團演繹了數百年間的教育發展曆程,展現了潇湘兒女自古以來家國于心、勤自刻苦的求學精神。
東行山路蜿蜒崎岖,經過約一個半小時的車程,遊學團來到了本次遊學的第二站——甯鄉市沙田鄉何叔衡故居。1917年毛澤東和蕭子升路過甯鄉時,曾在何家暫住三天。掩映在蔥翠碧綠的松竹背後,故居躍然眼前,頗具氣派。遊學團師生瞻仰何叔衡塑像,駐足凝望何叔衡曾經使用過的木屐、皮箱,認真傾聽何叔衡“為蘇維埃流盡最後一滴血”的傳奇生平。
遙想主席和同侪曾經曆時一個半個月才走完的遊學路線,安化、甯鄉和沅江等地的實地見聞和切身走訪,為毛澤東同志描繪了一個真實的、從未見過的中國。今天的湖湘青年,面臨前所未有的世界變局,要時刻秉持青年毛澤東從遊學到革命時的頑強意志和愛國初心,找尋理想,克服險阻,抟扶搖而上,踏出一條屬于新時代潇湘兒女的實踐真知之路。(一審:王竹苗;二審:陳明;三審:阮東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