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豔秋,中共黨員,湖南零陵人,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思想政治教育專業2014屆畢業生,現任職于永州市冷水灘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大學期間多次獲得一、二等獎學金,被評為“三好學生”“優秀實習生”“優秀畢業生”;工作後獲得永州市質量技術監督系統演講比賽二等獎,被評為永州市“優秀共青團員”、質量技術監督系統“先進個人”。
時光倏忽,從一師畢業已經9年了,一師的記憶依然曆曆在目,不得不說,那是最美的時光記憶……
2010年9月跨入一師校園,入校之初積極調整心态,不論曾經的過往,努力适應大學生活。“充實”,是我大學生活的總結。四年美好的光陰在指間流走,很慶幸在大學裡,不僅順利完成了學業,還結交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朋友,特别是認識了我一生的摯友——方淼萍(目前在一師一附小任教)。和優秀的人在一起,自己也會變得優秀。她是一班之長,而我卻膽小。我經常和她一起出入老師辦公室,一起管理班級事務,陪她代表思政部(共23人)參加全校演講比賽;一起去做5塊錢一小時的兼職;一起去培訓機構上課。大學四年的成長離不開摯友的陪伴,我們一起努力上進,互相鼓勵,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優秀。在學校裡,我不僅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獲得過學校一、二等獎學金和“三好學生”等稱号,還廣泛參與班級、系部的管理,曾擔任過班級組織委員和系部組織部部長一職;在課餘和暑假時間,我也不虛度光陰,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在諸多培訓學校擔任過暑期班主任和中考政治培訓教師等工作,在實踐中鍛煉自己,增長自己的才幹,不僅收獲了教育經驗,還可以自食其力,自立自強;在實習學校實習期間,擔任八年級兩個班的思想品德教學工作,和學生建立了和諧的師生關系,除擔任教學工作外,還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學校的文體活動,如學校的大合唱比賽、文藝彙演、校運會等,在全區期末統考中,所教兩個班及格率達到95%以上,平均分達到84分以上。我的教學成果、敬業精神獲得了實習學校領導和老師的一緻好評,因實習期間表現突出,被評為“優秀實習生”。大學四年的不懈努力和追求也讓我收獲“校級優秀畢業生”的稱号。
在我心中,大學不僅是鍛煉能力,增長知識的殿堂,也是自己追逐和實現夢想的重要平台。深受家庭的影響,加入中國共産黨一直是我光榮的夢想和追求。入學後,我在思想上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大一剛入校,我就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并有幸成為第一批入黨積極分子。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和黨組織的培養與嚴格考驗,于2013年成為一名光榮的中共黨員。通過四年的學習與曆練,我收獲了無價的師長、同學情誼,人也變得愈加成熟和自信。
2014年6月大學生涯結束,我來到了永州市黃岡博才學校(私立學校)工作,擔任初中政治教師。一切從零開始,積極備課、做課件,忙碌的身影經常持續到晚上九點,畢業後的那個暑假我一直在做課件,兩年的時間我教完了初中三年的課程。一點點的付出得到了學校領導對我的信任,讓我帶三個畢業班,讓我三次作為教師代表發言、演講,鍛煉了我的膽量和能力;學生們的活潑、可愛陪伴我度過了這兩年艱辛的奮戰歲月,我有幸能夠參與到學生的成長中,孩子們對我的包容和信任,同事們對我的鼓勵和支持也是我前進的動力;在這兩年的工作中,我收獲了太多,成長得更好!
2016年3月,我報名參加公務員考試,因為帶三個畢業班,我沒有時間準備,直接裸考。抱着試一試的心态,輕松應考,考完申論,自我感覺不錯,考的是我熟悉的“創新創業”話題,寫來就得心應手,憑着申論較高的分我成功進入面試。回想這一切,似乎是運氣,卻也不全是運氣。我自己總結了以下兩個原因:一是高中底子好,文理均衡發展;二是這兩年政治教師生涯的磨練,帶畢業班熟悉時政,當過閱卷老師所以格外清楚閱卷老師的感受(作文用大、小标題,标題對稱)。我靠着運氣和申論高分成功上岸。
2016年8月,我邁入了新的職業生涯起點——永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冷水灘分局,正式成為一名人民公仆。踏上了從政之路的我,開始是興奮的。一是身份的轉變,從民辦教師到公務員,從無編制人員到國家公職人員,更有歸屬感。二是工作性質的改變,從站在三尺講台授業解惑到為人民服務。來到新的單位上班,從考察時就感受到了領導的親切和關心,同事也很友善,關系和諧,讓我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溫暖。我被安排在特種設備組,不論刮風下雨,幾乎每天在外搞檢查。在分局工作的三年是辛苦的三年,記不得多少個日夜加班,記不得多少次省市督查,但我一步一個腳印,在堅守中前行。我的努力工作得到了領導同事的認可,參加永州市質量技術監督系統演講比賽,獲得二等獎,被評為永州市“優秀共青團員”、永州市質量技術監督系統“先進個人”。
盡管我依然熱愛着教師行業,但已是回不去的昨天;盡管現在的工作困難重重,但它是我不得不面對的今天;盡管未來長路漫漫,但它會是我們必須到達的明天。一份工作,一份事業,一份責任,一份擔當,身為公務人員,我所做的事情不夠偉大,但卻是在切實維護人民群衆的利益,擺正心态,砥砺前行!
但願我這幾年的工作經曆和心路曆程能夠給各位學弟學妹們一定的借鑒意義,願所有學弟學妹都能找到心中的那份熱愛并勇敢前行!


(撰稿人:學工辦 一審:于澎 二審:胡英 三審:阮東彪)